>
惠明面红耳赤,躬身低首道:“仙童喝问的是,我弃将军位而出家,本就为求佛法,怎得又贪一件袈裟名位,一念之差矣,有失根本。今日幸得惠能行者点悟,不虚大庾岭之行。”
清风看了看惠能,又对惠明道:“你也许是好心,认为你师父所托非人,小和尚不能担法嗣大任,故想取而代之。但这一念偏执,以至于持刀夺他人之物,天下多少争端,由此而起啊。”清风看上去就是少年,却直呼惠能为小和尚,惠能也不介意。
惠明向着几人团团拱手道:“今日已悟,山外还有追兵,我且去为行者解围。”他转身就欲往来时路回走。
清风叫住他道:“把刀带走。”
惠明:“我已放下了。”
惠能又说道:“放不放下,不在手上,你带来,你自带走。”
惠明啪的一拍光脑门,走进草丛拣起戒刀,又对惠能拜了三拜,这才大踏步下了大庾岭,往他追来的方向。
……
大庾岭北坡之下,有近百僧人蜂拥追来,远远只见山道狭隘之处,惠明身形威武持刀而立,有凛然不可侵犯之意。有人小心的上前问道:“惠明师兄,你看见惠能了吗?”
惠明晃着明晃晃的钢刀答道:“我脚程最快先到此处,山脚下不见一人,问此道上南来客,亦不称见过惠能。想必是追错了路,应回头四下再寻。”
……
以清风之神通,对山下发生的事自然是一清二楚,他冲惠能道:“持刀人是你点化,我听说僧人不打诳语,他怎么一下山就撒谎呢?”
惠能笑了,毫不客气的答道:“我听闻真人言出则必诺,而既行可不必言。君子不可欺之以方,真人不可欺之以信,通达不仗机巧亦不讳机巧,是为不诳。你这般刁问,才是诳语。”
明月插话道:“小和尚,我清风哥哥和你开玩笑呢!他吃过和尚的亏,还眼看着菩萨烧了一件惹祸的袈裟,今天又看见一帮和尚抢你一件袈裟,所以才会开口刺探。”
清风也不生气,摸着明月的脑袋道:“这个小和尚了不得,凭这番话,就是苦海已渡之人。”
明月:“什么是苦海已渡啊?”
清风:“道家修行,破妄心称真人,破妄之法种种,人亦有不同;渡苦海称地仙,再不同于人。这些与你没什么关系。”
明月一皱鼻子:“仅仅如此,还是小看了小和尚。”
惠能接话道:“小看大看皆无妨,境界虽有相通之处,但佛门修行果位毕竟不同,我不与争。只是方才仙童所言菩萨烧袈裟之事,恳请详言。”他的兴趣也被勾了起来,想听菩萨是怎么烧的袈裟。
清风也不隐瞒,在一块石头上坐下,将五观庄遇心猿、离去时当众说了一番话、观自在菩萨烧了锦襕袈裟的经过都告诉了惠能。此时就看出惠能的不凡之处,听闻这些仙家与菩萨之事,他从头到尾竟面不改色,既不惊异也不惶恐。
清风说完后,惠能微笑道:“那袈裟菩萨烧得,别人却烧不得,因为菩萨烧的实不是袈裟,否则就算将世上袈裟都烧去,也于人无益。仙童与熊居士结缘,菩萨也在点化心猿。”
清风又问道:“那你的袈裟呢?”
惠能一指山下道:“他们来夺的也不是袈裟,实是心中风帆影动。我师告我‘衣为争端、止汝莫传’,我受此袈裟是为行佛法,若顿悟之道已传,衣不必再传,禅宗寄名法嗣至此为止。”
清风:“原来你想了断禅宗祖师法嗣,只传承开悟之法,这样一来,后世弟子会如何责你?”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人欲 宁尘单柔苏千雪 神游 太上章 高武:神魔纪元 地师 我的新金庸群侠传 我跑长途遇到的那些邪乎事 风起宁古塔 鬼股(原名:股事志异)前传 1911新中华 风流桃源小仙医 篡清(出书版) 穿越清朝成为胤禛嫡福晋 乡村:从继承万亩山庄开始 惊门 望古神话之星坟 全家穿书我开挂,对照组女配这波稳了 凡人:只要苟的好,终能成大佬 豪门战神狂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