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
明月在树上消失了,清风一跺脚,身形化作一道无形神风,平地而起绕着天地灵根旋转。药田中草叶不动也听不见丝毫风声,只见天地灵根的光影渐渐模糊,就像一幅快速退色的画,大约半个时辰之后,竟凭空消失不见!
……
出玉门关西行,一路有险峻高山,走过山地可见成片草原与农田相间,陆续能看见村庄人家。再往西行田庄渐少放眼都是草原,草原过后是戈壁滩,到处是奇形怪状的地貌,散布着大大小小的绿洲。
走过戈壁与断续的绿洲,就是一望无际的大沙漠,只能看见连绵起伏的沙丘,还有沙丘中偶尔露出的白色的驼马枯骨。大沙漠中有一条无根无定河,说不清发源何地流向何方,绵延千里两端都消失在沙漠之中,沿河多布陷人流沙。
越过流沙与无根无定河,再行数百里,地势渐高又现稀疏草原,越往前走草木越加茂盛,远处有了起伏的群山,这里是天山山脉的南端,已经到了龟兹国的境内。
穿山古道边,群峰簇拥下,有一片山谷,名曰海天谷。远处山高峻极,眼前日映晴林,风生丘壑杂花漫野。谷中参天古木掩映间,隐约可见一座很大的庄园,青瓦白墙竟是中土道观的风格。
深山野地怎会有这样的所在?观四下景致,感清灵气息,绝无半点邪祟,定是圣僧、仙家修行之乡。
这是一天黄昏,海天谷中有一道无形神风从天而降,直落在庄园的后院。有一位大仙身着大袖道装,领数十名弟子结阵,施法接引无形神风。眼前如仙家景象开辟,神风舒卷中出现了一株千丈大树,等神风收起,树下站着一名羽衣童子。
大袖道人就是地仙之祖镇元子,羽衣童子就是闻醉山药园童子清风,他们得明月的天生神通之助,合力将天地灵根移到此处。自仙界万寿山跟随镇元子下界的众仙人见此不可思议情景,皆啧啧称奇。
清风一脸淡然,没有理会旁人的惊叹,走过来道:“镇元大仙,天地灵根已经移至此处,接下来你想怎么办?”
镇元大仙拱手道:“多谢仙童援手,我要率众弟子赶回昆仑仙境闻醉山开讲法会,就烦劳仙童看护天地灵根,明日草还丹就将成熟。”
清风:“若玄奘恰好这几日来,你不在又如何?”
镇元大仙:“假如那样,烦劳你替我传话,就说镇元子送上草还丹两枚,以结善缘。”
镇元子交待完毕,率众弟子离去,清风送至庄园门外,回头看见大门两旁挂着一副桃符题字“清虚人事少,寂静道心生”,而门匾上写的是“五庄观”三个大字。
清风一皱眉,手指门楣到:“镇元子,你要在此地接待玄奘,却让和尚怎么进门?”
他说的有道理,镇元子要在此地等玄奘来,以草还丹布施,可是挂了这么一块门匾,一看就是一家道观。自古以来,还没听说过行脚僧人跑进道观里化缘的。
镇元子哦了一声,点头道:“亏你提醒,是我失于计较了。”手中拂尘一挥,门匾上后两个字调换了位置,“五庄观”变成了“五观庄”。
第152回、贪嗔缘因人身果,一朝打断烦恼根
就在镇元子率众离去后的第三日黄昏,山谷外走来一行人。一匹枣红色的精瘦老马,铁鞍桥上坐着一名三十左右的僧人,五官端正神色甚是祥和。有一名弟子在前面牵马,此人尖嘴猴腮身高不足五尺,目露精光左顾右盼闪烁不定,戴着一顶镶金花帽,身穿红艳艳、黄灿灿的绵布直裰,这衣服穿在他身上就跟偷来似的。
有个肥头大耳的汉子跟在马后,一边走一边还在嚷嚷道:“师兄,这路还要走到什么时候?连个歇脚的地方都没有,饿了!”
最后是一名挑担的年轻沙弥,接话道:“从此地往婆罗门国,路还远着呢。”
马上的僧人道:“路莫论远近,只要见性志诚,念念回首处,便是灵山。”
前面牵马的猴头道:“这一路就师父开口,句句打机锋,也当不得饭吃,前面有个大庄园,正好去借宿一晚,明日好翻山。”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乡村:从继承万亩山庄开始 宁尘单柔苏千雪 凡人:只要苟的好,终能成大佬 神游 篡清(出书版) 太上章 全家穿书我开挂,对照组女配这波稳了 风流桃源小仙医 高武:神魔纪元 1911新中华 鬼股(原名:股事志异)前传 风起宁古塔 惊门 人欲 豪门战神狂婿 地师 穿越清朝成为胤禛嫡福晋 望古神话之星坟 我跑长途遇到的那些邪乎事 我的新金庸群侠传